宁夏大学2019届毕业生校园秋季“双选”洽谈会于2018年10月17日在文萃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该校2019届毕业生共5057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952人,研究生毕业生980人,博士生毕业生125人。本次双选会,共有近200家用人单位为2019届毕业生提供7300多个就业岗位,供需比例达到1:1.44。此次校园“双选”洽谈会用人单位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吸引了来自山东、江苏、西安、内蒙古等省(区)市,包括中国二冶、东华软件股份公司、内...
第一次和王旭明通电话时,他说这个电话打得及时,因为他正计划去外地;打第二个电话时隔了两天,他正在去西安的高速公路上。“趁着暑假,赶紧把一些事情处理完,马上就开学了。”电话那头,王旭明的声音很大。从2001年进入宁夏大学后,每个寒暑假他都很忙,不是在开学术会议,就是在忙课题的事。如今已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王旭明说,既然读了博士,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科研训练,就应该做博士该做的事,坚持做科研。...
10月11日,由宁夏大学主办,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协办的可持续水资源暨河套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国际研讨会在银川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可持续水资源暨河套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会议设有健康生态流域、绿色基础设施与智慧水利、智能工业园区与资源循环利用、水、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4个分会场。宁夏大学副校长许兴在会议上介绍,宁夏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供需水矛盾突出。水资源缺乏是...
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位“水与土的魔法师”。提到孙兆军,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太熟悉,但是不少农民朋友却很了解他,只因他的“科技魔法”,让不少撂荒的农田,快速变成了高产田。在农民眼里,这位科研人员,没有想象中那样“高大上”,而是一个地地道道、有一副热心肠的农民的儿子,他是宁夏能解决“十年九旱”的科研带头人之一。要让盐碱地长出庄稼今年的暑假,对于专注科研的孙兆军来说,又将要在忙碌中度过,用他的话...
对王玉炯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他不断强调着不要写他个人,在他看来,整个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绝不是靠他个人的贡献。每一个团队,每一个项目,甚至每一个在生命科学学院学习的学生,都是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科发展实实在在的推动力,而作为院长,他最重要的就是当个“好舵手”,让“大船”航行得更远更稳健。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普遍还是落后的,而宁夏更是处于几乎空...
近日,“西夏建都兴庆府9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俄罗斯以及中国港台地区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博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研讨西夏历史文化,分享西夏学最新成果。2001年,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中心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教育部批准更名西夏学研究院,目前已举办了五届国际西夏学学术论坛,四届西夏学博士后论坛与若干全国性西夏学会议。本届论坛共...
10月20日,记者从宁夏大学了解到,由该校人文学院教授胡玉冰主编的宁夏地方文献整理标志性成果《宁夏珍稀方志丛刊》第二批8册旧志整理之作,已于日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加上2015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批8册成果,《丛刊》16册31种成果全部出齐,成果字数共767.7万字。至此,历时六年,宁夏完成了全部传世旧志的点校整理出版工作。地方旧志常常被视为一地之“全史”。据胡玉冰介绍,自元迄清,严格意义上...
干练洒脱、文质彬彬。这是初见胡玉冰时,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而这样的气质,是他27年浸染书香的自然流露。这27年来,他一直坚持走在古文献整理研究的路上,并乐在其中。对于这份执着,胡玉冰开玩笑说,他其实就做了一件事:为他人做嫁衣裳。"学霸"选了个冷门专业胡玉冰的大学专业是古典文献学。如今看来,这依然是个“冷门”专业,而在1987年,他初入北京大学的时候,和经济、法律专业相比,古典文献更是“冷门”。当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