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华,女,外国语学院副教授,2015年全国第六届 “外教社杯”英语教学大赛宁夏赛区决赛三等奖(总第4名)获得者。本栏目近日开展外国语学院“大赛归来再思再谈英语教学”访谈,听15年教龄的她谈赛事及教学,体悟教育智慧,与广大教师共勉。
一、细数大赛历程
6月3日参加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大赛预选赛,并获得代表宁夏大学参加2015年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宁夏赛区)复赛的机会。
6月4日参加了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文军召集的参赛动员大会。得知比赛当天的学生为一年级的孩子们,我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出发,将我开始准备的内容上比较难理解的第九单元“Confessions of a Miseducated Man”换成了一年级学生较易接受的第一单元“Another School Year—What For?”做此改变,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且从基础知识点出发到主题的深入讨论都能够将学生作为授课的中心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为出发点,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主题探讨能力,应用任务目的型教学法设计了精读过程三个阶段(Pre-reading, While-reading, Post-reading)不同的教学任务。
6月24日参加了教学大赛的排练,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文军、英语系主任马菊玲以及瞧秀梅教授和其他骨干教师进行现场听讲和教学指导。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英语系课堂教学、2015年全区高考阅卷、教考分离题库出题等其他教学任务和工作之后,在大赛之前参加此次排练非常有必要。经过大赛教学彩排,领导和同事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然而,我自己并不十分满意彩排结果,回家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连续两晚熬到凌晨两三点,细致地修改了参赛PPT和教案,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6月26日教学大赛领队刘燕老师带领所有四位参赛选手驱车至银川能源学院进行大赛报名、竞赛顺序抽签、参加动员大会等活动。
6月27日上午参加此次教学大赛复赛,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周玉忠到现场助阵。在复赛中,根据评委的评价,我以平时上课时的自然而富于激情的课堂表演完成了比赛流程,评委的评价是“轻松的微笑和自信的气场Hold住全场,不仅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了预期的教学内容,而且在师生互动方面表现脱俗,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反映很好。”经过一上午近5个小时激烈的角逐,我最终以排名第三的好成绩挺进决赛。
6月27日下午我抽到了第一个上场,虽然压力很大,也很紧张,但是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给了我充分的底气,让我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在决赛中,我抓紧时间说课,顺利完整地说明了我的教学目的、过程、要求、方法等,并认真回答了评委的问题,并最终获得此次教学大赛宁夏赛区三等奖。


二、教学特点与教学思想:教学法变幻 以学生为中心
工作15年来我一直非常热爱教学事业,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热衷于探索教学理论并将语言学习的各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如TBLT(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任务教学法)和CL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交际教学法)等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为学生而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完成。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授课形式多样纷呈。”是学生一直以来对我的课堂的评价。多年来我自己也深切地感受到,教学本该就是这样:面对不同的课程,不同个性心理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基础英语》课上,我多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将精读课程的精华内容通过不同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口语》和《口译》课上,我会较多使用交际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环节。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充分提高了教学质量,多次进行公开课交流并且荣获“教学优秀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突出,可以说深受学生欢迎。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探索,至今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收获了一季季的果实:我带过的班级在历次考试和考核中都会脱颖而出,在全年级中都表现出非常强的凝聚力;指导过的毕业论文每一篇都是经得起考验的优秀论文,并多次被评为“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我指导过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大学生创新项目评比中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指导刘亚萍、王丹、何立娇、朱松青等学生参加了全国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荣获宁夏赛区大学组一等奖和二等奖;指导王厚琛、刘亚萍等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荣获宁夏赛区二等奖和三等奖;指导王璐璐参加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荣获宁夏赛区二等奖;通过这些重大赛事的历练,加深了我和学生之间的师生之情,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有些学生虽然毕业多年,但仍然与我保持联系,经常咨询工作、生活、学习上的问题。学生的信任也给予我更大的鼓励,让我在英语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自信。
三、教学经验心得积累过程
从工作之初至今,对于教学法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歇过。由于多次教学比赛的锤炼,我对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也逐步走向成熟。在细致研读了《英语教学法教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研究》、《翻译教学论》等教学研究型著作之后,我挑出几种适合在课堂内使用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分配型教学法、语言交际教学法、学生分组教学法等,在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尝试实践。
例如,在《基础英语I》教学过程中,在讲第五单元“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课之前,我要求学生在中知网上做相关学术论文的检索、学习、讨论等,通过此次课外学习任务,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了此单元背后体现出的深刻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并且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专门做了关于本文作者奥斯卡·王尔德的文学理念的专题讲座,学生听得兴趣盎然,收获颇多。
在讲解《金融英语》课程时,为了避免机械地给学生传授相对较枯燥的金融知识,我要求学生分成5人小组,针对十大金融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并作陈述,虽然学生的观点并没有那么深入,但是经过对这些金融热点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在讲解《雅思听力》课程的过程中,我根据自己的雅思复习经验,总结出适合学生在课堂内做的听力跟读训练、英文音频和视频资料盲听训练、英文听写电脑输入训练等以学生为中心的雅思训练,大力提升了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对雅思听力规律的掌握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十五年风风雨雨承载了一个年轻教师从稚嫩到成熟的心路历程,历练了一颗年轻滚烫的奉献之心对高校教育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这其中有过对前行道路感到的迷茫和无助,也有过前途目标的不确定,但是经过对不同教学方式的不断摸索,不同教学理念的不断尝试,不同教学风格的不断体验,还有领导对学院教师队伍的培育和同事的鼓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并获得了领导的首肯、同行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经历一次教学活动,就增加了一次教学经验和心灵的历练。十五年的教学历程,用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诗歌总结就是“我不是脱去一件外衣,而是用自己的手撕下一层皮”。教学活动的历练和教学经验的叠加看似轻松地如脱掉一件旧的外衣,实则就如换掉一层皮一样让教师获得重生。这个过程看似痛苦,却如同金蝉脱壳一般有着“告别过去,走向未来”的力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必将此理念进行到底,让梦想中完美的教学照进现实。
四、大赛感言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历来重视各级教学大赛,在学院领导和同事的带领和鼓励下,外国语学院在历年的教学大赛中皆有良好表现。
我在2015年第六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宁夏赛区)决赛中荣获三等奖,有遗憾,也有收获。遗憾的是此次比赛没能适时地发挥自己百分之百的能量,以非常微小的分数差距与更好的大赛名次失之交臂;收获到的是领导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的耐心指导和积极鼓励,从预选赛到决赛的热忱期望英语系负责老师忙前忙后的奔波劳碌,一路的陪伴与照顾……领导与同事的关怀带给我满满的感动,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大赛,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期望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取长补短,弥补此次大赛的遗憾,并且在高校教育教学方面更上一层楼。暑期中我在认真准备中期待着下一学期的课堂,也期待着下一站比赛,我的人生信条是:“且行,且战,且歌!”

(责任编辑:赵世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