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四举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发表时间:2021-06-09

【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坚持谋策先“问”、阵地建“广”、活动求“实”、服务创“新”,以群众“关注点”串连学习“点线面”、师生“连心线”、后勤“保障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谋策先“问”,找准师生“关注点”

为深入推动学院发展建设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4月中旬以来,智能工程与技术学院在全院开展“大调研、办实事”活动,本着“师生诉求无小事”的态度,深入基层,问政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师生、问效于师生,掀起了“我为师生办实事”的热潮。

阵地建“广”,覆盖学习“点线面”

一是打造百年党史阶梯路,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线,一步一台阶,一步一党史,生动地展示了我党从艰难探索到崛起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二是开辟党建文化宣传墙,利用楼道墙面展示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的百年历程,实现“一面墙就是一段史”;三是打造党建文化长廊,立足中卫市文化特色,以沙漠、黄河为背景,将沙的浩瀚和水的灵气汇聚于此;四是创建党员活动室,利用VR教学等技术手段让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生动化、形象化、可视化、可触化,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学院成立以来缺乏党建文化阵地,党员教育基础功能弱化,智工学院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辟党建文化阵地,将党员教育的“空白点”变成“实心点”、“新亮点”,推动党史学习由点及线至面,做到随时学、处处学。

活动求“实”,系紧师生“连心线”

一是开创导师制,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学业导师主要负责学生本科期间的全程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以及大学各阶段学习方法的过渡,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活,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二是紧抓晚自习,营造教学相长学习氛围。组织专业课教师利用晚自习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学业辅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并督促学生高效率完成作业,解答学生在课程上的疑难问题。三是办好“双选会”,开创毕业生多功能咨询窗口。学院在“双选会”现场专门设立了征兵咨询点、就业政策咨询点、志愿服务台等多个服务窗口,现场为毕业生提供征兵政策咨询、就业简历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等服务。

服务创“新”,扎牢后勤“保障网”

一是主动沟通,新增免费公交畅通行。过往中卫校区只在南门设立公交车站点,不少师生面临“绕路难行”的考验。智工学院积极与中卫市交通运输局和中卫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多方沟通协调,今后节假日期间,校区西门将增设4趟8个班次的免费公交车,分别开往火车站和高铁站。极大解决了师生“出行不便利、出行不便宜”的实际难题。二是杜绝隐患,安装电动车“充电桩”。为满足校区教职工及学生电动车充电需求,学院联合学校后勤集团,拟于端午假期期间在校区田径场东侧车棚内免费安装3台智能充电桩,共30个电动车充电口,可满足3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杜绝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扎牢校园安全“保障网”。

(责任编辑:冯禹君)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