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农学院】11月20日下午,时值每年一度的田舍先生为农学院研究生捐资助学活动,农学院不失时机地召开了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座谈会,将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学会学习、学会奉献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对培养优秀农业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宁夏大学副校长许兴教授、银川市个体户田舍先生、农学院和研究生院有关领导出席和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罗进德主持。
年近耄耋但不失可爱幽默的田舍先生曾为老革命党人和国家一级编导,1993年始从事个体经营,多年来十分关注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用自己的劳动所得给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励志成才的农学研究生每年资助10800元的资助,先后资助了2名本科生和4名研究生,资助经费达十余万元。
座谈会上,田舍先生结合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体会,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胡总书记的报告里提到了两个翻一番,我们是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现在国家不缺钱,但缺的是人才,尤其是缺少高科技人才,我们就要培养出更多的科技人才,提高我们的软实力,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各项任务,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对受资助的同学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让他们专心于学习和科研,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成为优秀的科技人才,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管住自己”,不能忘乎所以。
受助学生汇报了自身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努力学习和领会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用成绩证明自己,为将来奉献社会、帮助别人打下基础。
退休教师徐兆桢老师对于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科技革命和世界产业分工的阶段,在科学技术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农业科研要紧密联系实际,要培养“袁隆平”式的科技团队;要承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实现市场转化;大学要做人才工程的规划,要主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的新体系建设,尤其要在“用”上下功夫,把“用”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学院硕士生导师王新谱教授、研究生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马瑜老师、农学院党总支书记何凤军、农学院何文寿院长分别作了发言,高度赞扬了田舍先生的义举,他的淡泊名利,情系宁夏农业,能够对农学类贫困研究生进行长期资助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田先生长期关注农学科研学生的培养,对人才的呼唤,情系宁夏农业及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都是令人钦佩的。他们表示,一定会全力支持做好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工作。
宁夏大学副校长许兴教授做了总结发言。田先生把个人和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学习十八大精神,要让青年学生懂得中国的发展,践行责任与使命,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世间一切美好幸福的生活,都来自于辛勤的劳动”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农学院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如何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引导学生“学农、爱农、乐农、从农”,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党和国家需要的现代农业的科技工作者。
(责任编辑 赵世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