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大学新闻中心讯 生命科学学院 余屹】2012年是我校实现“十二五”工作目标的关键之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实施“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学校启动了“质量提升年”活动。在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了“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科学的、操作性强的《生命科学学院“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从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工程建设、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科技服务地方、创新学生党建管理新机制等十一个方面进行实施,并具体提出每项工作开展的时间、责任人和实施者,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一年的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服务地方、“金种子”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2年,生命科学学院从日本九州大学全职引进了具有教授职称的陈任博士,聘任其为“西部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室”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室主任,使学院人才引进跨上了新高度,并以陈任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申报了植物学校级重点学科;学院柔性引进的贺林院士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引进有突出贡献院士”称号;引进的何玉龙博士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全职引进优秀博士”称号;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青年教师师德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摩教学、
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从师德教风、教师礼仪、教师心理辅导、课堂教学艺术、多媒体课件制作、实践教学技能等方面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培训,培养了青年教师严谨笃学、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了青年教师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准,切实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二、科研创新能力再创新高
2012年,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创新工作又结硕果,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2项,新增科研经费1628万元;特别是获批以我校为第一承担单位、王玉炯教授为首席科学家和总协调人的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农业生物优良性状形成及抗病机制研究”项目全面启动,是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我校基础研究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同2010年相比,学院科研立项和新增科研经费分别增长了13.04%和557.78%;人均在研经费达到22万元,发表SCI(EI)论文13篇,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研究体会又及时的反映在教学工作中,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学院除大一新生外,其余所有研究生和本科生全部参与了教师的科研工作,有2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获得“自治区优秀毕业论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实现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推动科研的良性发展。
三、科技服务地方又见成效
学院充分发挥专家的科研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生物技术产业,目前分别与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夏百瑞源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8项,并通过自治区专家服务团、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技术顾问等形式,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特定技术问题;本年度,学院教师先后赴泰瑞公司、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为企业开展人员培训300余人次。
四、“金种子”工程建设有奇招
学院党总支始终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金种子工程”建设,抓好学生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建管理新机制,提升学生党建管理上水平;建立了“学生党员寝室文明督查队”“学生就业指导小组”“学生创新实践小组”等三个功能党小组;通过开展学生公寓文化节、学生党员标兵评比、共建“创先争优”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活动、共建文明社区(“社区中飘扬的党旗”)等品牌活动,使我院学生党建步入新高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金种子工程”建设方面,学院着力创建“选种工程”“育种工程”“炼种工程”“播种工程”等特色鲜明、内涵深刻、影响长远的党建工作品牌,挖掘推广“金种子”范例,对优秀学生党员标兵的先进事迹在全院进行了表彰和宣传,发挥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激发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深入一线解决企业难题
(责任编辑 赵世芳)
(责任编辑 赵世芳)
|